当前位置: 首页 > 经典语录 >

10首经典哲理诗词,10首走心“凡人歌”,道尽世事沧桑,触人心弦

100次浏览     发布时间:2024-10-12 08:21:51    

凡人歌,岩贵

“你我皆凡人,生在人世间”。

伴随着电视剧《凡人歌》的热播,一首三十年前的老歌《凡人歌》再次登上热门歌曲榜单。

初听不解其中意,再听已是曲中人。

就像这一首首富有哲理的诗词,刚开始读时还不能体会诗人的心境,如今十年后再读,却百感交集。


第一首:南宋蒋捷的《虞美人·听雨》

少年听雨歌楼上,红烛昏罗帐。壮年听雨客舟中,江阔云低,断雁叫西风。

而今听雨僧庐下,鬓已星星也。悲欢离合总无情,一任阶前,点滴到天明。

感悟:

初读此诗时,便被诗中的唯美意境惊艳到了。如今再读此诗,眼前仿佛浮现一位白发苍苍的老翁,在一个秋天的夜晚,静静地听着雨声,脑海里回忆过往的一幕幕场景。

年轻的时候,喜欢畅想未来,喜欢漫游山海,喜欢一切美妙的事物,为学业而忙,为爱情而恼,喜怒形于色。就像忽如其来的风雨。

长大后,生活的中心成了工作,为了升职加薪,为了更好的生活,整日忙忙碌碌,就像是海中漂浮的一叶扁舟,历经风雨,只为到达成功的彼岸。

仿佛就在一瞬间,青丝变白发,少了几分冲动,多了几分释然。终于明白了人世间的悲欢离合本就是人生常态。

且让这暗夜的雨,滴滴答答,直到天明时刻吧!


第二首:宋代黄庭坚的《杂诗七首·其一》

此身天地一蘧庐,世事消磨绿鬓疏。

毕竟几人真得鹿,不知终日梦为鱼。

感悟:

你我非神仙,难免有杂念。

活在这珍贵的人世间,寻求功名利禄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。为了更好生活,多少人整日奔波苦,一刻不得闲,渐渐地头发越来越少,皱纹越来越多。

如诗人所说,“毕竟几人真得鹿”,世间又有几个人,可以像梦中得鹿一样运气满满,真正得到功名利禄呢?

常言道,不如意事常八九,可与人言无二三。圆满的人生自然令人羡慕,然而这世间又有多少人能够完全圆满呢?


第三首:唐代僧人的《嗅梅》

尽日寻春不见春,芒鞋踏遍陇头云。

归来笑拈梅花嗅,春在枝头已十分。

感悟:

这是一首颇有意境的禅诗,诗人写的是自己寻春的心路历程,道的是一个看似平常却极其深刻的禅理。

很多时候,总感觉自己过得不快乐,为了追求幸福,便把目光投向外面世界。或是同龄人,或是长辈们,或是先哲们。

殊不知,真正的幸福往往来自于向内求。

毕竟,除了自己,没有人可做到每分每秒都在陪伴自己,最终能够治愈自己的,是自己越来越强大的内心。

第四首:唐代李群玉的《自谴》

翻覆升沈百岁中,前途一半已成空。

浮生暂寄梦中梦,世事如闻风里风。

修竹万竿资阒寂,古书千卷要穷通。

一壶浊酒暄和景,谁会陶然失马翁。

感悟:

读这首诗时,脑海里突然想起罗曼·罗兰说过的一句话:

世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,就是在认清生活真相之后依然热爱生活。

曾经通往成功的路上免不了艰难险阻,也少不了担心受怕。这一路上的跌跌撞撞,唯有自己能够真正明白其中的心酸。

如今再回首,来时的路就仿佛是一条充满泥泞的丛林小道,令自己心力交瘁,又仿佛一场大梦,难以捉摸。

然而,即便生活给了自己无数痛苦折磨,自己还是热爱生活,还是有着强烈的求知欲,想要读万卷书,通古今之理。

余生,要做一个像陶渊明那样“结庐在人境,而无车马喧”的快乐之人。


第五首:明代赵完璧的《癸酉次韵新春试笔十首酬友人·其七》

大梦悠悠几许春,浮生不悟古今人。

酣觞高咏暂须乐,蕉鹿从来认未真。

感悟:

活在这令人眼花缭乱的大千世界,谁的人生不曾有过迷茫?

有时感慨世事无常,有时感叹时光易逝,有时候又觉得平凡可贵,有时候又认为“天生我材必有用”,有时候又认同“行乐须及春”这样的人生观……

面对着充满不确定性的人生,诗人用一句“酣觞高咏暂须乐,蕉鹿从来认未真”告诉读者:

蕉鹿之梦并非梦,而是真实的,及时行乐是人生的一大快乐,但这是表象而非本质。

莫要为了追求表象而迷失自我。


第六首:宋代苏轼的《和子由渑池怀旧》

人生到处知何似,应似飞鸿踏雪泥。

泥上偶然留指爪,鸿飞那复计东西。

老僧已死成新塔,坏壁无由见旧题。

往日崎岖还记否,路长人困蹇驴嘶。

感悟:

整首诗最出彩的一句,莫过于“人生到处知何似,应似飞鸿踏雪泥”。

人生天地之间,并非见过的每一个人,做过的每一件事,说过的每一句话都能时刻记住。

很多时候,在当时看来非常重要,非常难忘的事情,等过段时间再看,那时的记忆已经模糊,甚至印象全无。

就像刚开始工作的时候,时常担心受怕工作没做好,绩效没完成,要被主管骂,工资也会少发。

如今再也想不起来当时主管是如何批评自己的,自己又是如何提升工作效率的。

如苏轼所言,人生有如此之多的不确定性,又何必伤感于过往的一切!


第七首:唐代杜甫的《阁夜》

岁暮阴阳催短景,天涯霜雪霁寒宵。

五更鼓角声悲壮,三峡星河影动摇。

野哭千家闻战伐,夷歌数处起渔樵。

卧龙跃马终黄土,人事音书漫寂寥。

感悟:

写这首诗的时候,诗人饱经离乱之苦,又听闻最欣赏的几位朋友,李白,高适,严武等人都先后离开人世。他心中悲痛,因此写出的诗也充满了沉重的氛围。

好朋友的相继离世,连日不断的无情战火让他突然间明白了一个道理:

时间是永恒的,但生命却是有限的,过往繁华终将如烟花消散。即便是像诸葛亮,公孙述这样名垂青史的大人物,如今也归于尘土。

烽火连天,哀鸿遍野,自己眼前的这点孤独与落寞,又算得了什么!


第八首:宋代诗人朱敦儒的《西江月》

世事短如春梦,人情薄似秋云。不须计较苦劳心,万事原来有命。

幸遇三杯酒好,况逢一朵花新。片时欢笑且相亲,明日阴晴未定。

感悟:

人与人之间的聚散离合,尽在这一句“世事短如春梦,人情薄似秋云”之中。

俗话说,“物以类聚,人以群分”,若是经历不同,追求不同,利益不同,便易于渐行渐远,直至杳无音讯。

在看透了世事沧桑,人情冷暖后,诗人终于明白:

命里有时终须有,命里无时莫强求。

“春来花自开,秋至叶飘零”,有时候顺其自然,便是最好的安排。

往后余生,要多关注身边的小美好,既然有缘相聚,就开开心心喝酒,高高兴兴赏花,

明日是亲是疏切随它去吧!


第九首:唐代刘禹锡的《和仆射牛相公寓言二首·其二》

心如止水鉴常明,见尽人间万物情。

雕鹗腾空犹逞俊,骅骝啮足自无惊。

时来未觉权为祟,贵了方知退是荣。

只恐重重世缘在,事须三度副苍生。

感悟:

如诸葛亮所说,“非宁静无以致远,非淡泊无以明志”,唯有心如湖水般明静清澈,才能看清世间的万千情感。

很多时候,因为太想要摆脱当下的困境,性格变得焦躁,心境变得浮躁,以至于忽略了一些看似微不足道的细节,跳进别人设计好的“陷阱”。

殊不知,这世间的所有情感,都可以伪装,若仅凭一面之缘,一面之词,是很难做出正确的判断的。

若是不能沉下心来,花时间考察,便易于被眼前的景象所迷惑。

除此之外,柳宗元的这首诗也道出了一个非常具有前瞻性的哲理:

古语有云,“月盈则亏”,有时候,藏锋隐退是最好的选择。


第十首:《念奴娇·赤壁怀古》

大江东去,浪淘尽,千古风流人物。故垒西边,人道是,三国周郎赤壁。乱石穿空,惊涛拍岸,卷起千堆雪。江山如画,一时多少豪杰。

遥想公瑾当年,小乔初嫁了,雄姿英发。羽扇纶巾,谈笑间,樯橹灰飞烟灭。故国神游,多情应笑我,早生华发。人生如梦,一尊还酹江月。

感悟:

不是英雄,不读三国。

群星闪耀的东汉末年,风华正茂,雄姿英发,羽扇纶巾的周瑜,是苏轼心中的千古风流人物。

然而,就是这样惊艳世人的大将之才,也免不了“樯橹灰飞烟灭”的结局。

曾经“酾酒临江,横槊赋诗”的一世之雄曹操如今也湮没在历史的尘埃中。

想到此处,原本因自己两鬓苍苍却未能如愿建功立业而感伤的苏轼,瞬间释怀了:

人生短暂而江月永恒,一切得失终将成为历史,过好当下的时光才是正解!